統計局:前7個月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39.8億元 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
發布時間:
2023-08-29 17:32
來源:
中國石油新聞中心
8月27日,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,1—7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39.8億元,同比下降15.5%,降幅比1—6月份收窄1.3個百分點。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,總體看,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。下一步,要有力實施宏觀政策,著力擴大有效需求,持續提振市場信心,激發經營主體活力,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。
單位成本今年以來首次同比減少
談及最新發布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,孫曉從營業收入、盈利水平、單位成本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分析——
工業企業營收有所改善。隨著經濟恢復向好,供求關系逐步改善,工業產銷銜接水平明顯提升,加之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收窄,共同推動工業企業營收改善。7月份,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.4%,降幅較6月份收窄1.9個百分點。
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好轉。1—7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降幅較1—6月份收窄1.3個百分點,累計利潤降幅自年初以來逐月收窄,呈現穩步回升態勢。其中,7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6.7%,降幅較6月份收窄1.6個百分點。
不同類型企業利潤均有改善。1—7月份,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降幅較1—6月份收窄0.7個百分點;私營、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降幅分別收窄2.8、0.4個百分點,企業盈利持續好轉。
單位成本首次同比減少。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行,中下游行業原料成本壓力有所減輕,工業企業單位成本總體改善。7月份,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.15元,同比減少0.55元,今年以來首次同比減少,有利于企業擴大盈利空間。
裝備制造業發展動能積聚壯大
從具體行業看,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呈現3個主要特點——
裝備制造業利潤穩定增長。今年以來,裝備制造業發展動能積聚壯大,持續助推工業企業效益恢復。1—7月份,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.7%,延續增長態勢,增速高于規上工業17.2個百分點。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上工業的比重升至34.6%,較1—6月份、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.3、5.9個百分點。分行業看,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設備、鋰離子電池、家用空調等產品帶動,利潤增長33.7%;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行業受船舶、海洋工程裝備、動車組等產品帶動,利潤增長30.4%;通用設備、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4.5%、12.4%,均保持較快增長。
原材料行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。受部分工業行業供求關系改善等因素推動,原材料制造業當月利潤降幅明顯收窄。7月份,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7.7%,降幅較6月份收窄29.6個百分點,帶動規上工業利潤改善。其中,鋼鐵、石油加工行業均由上年同期全行業凈虧損轉為盈利,利潤同比增加288.0億元、177.5億元;有色冶煉行業利潤增長1.17倍,增速明顯加快。
電氣水行業利潤增長加快。1—7月份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同比增長38.0%,增速較1—6月份加快3.9個百分點。其中,隨著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持續發力,發電量增長加快,電力行業利潤增長51.2%,增速較1—6月份加快4.7個百分點。
工業生產保持穩定恢復態勢
工業生產整體保持穩定恢復態勢。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王新介紹,1—7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8%,增速與上半年持平。從三大門類看,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.7%,制造業增長4.2%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.1%,均與上半年持平。7月份,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7%,環比增長0.01%。
“今年以來,工業企業庫存增速持續回落,產銷銜接水平改善。”王新說,7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產銷率升至97.8%,比上月提高2.1個百分點,為2022年以來各月最高。分行業看,電子、建材、化工等行業產銷率分別為98.3%、97.3%、97.0%,比上月提高4.1、2.8、1.9個百分點。
新動能是另一突出看點。隨著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,7月份,風力發電機組、光伏電池等綠色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9.7%、65.1%。“綠色”材料需求不斷增加,相關產品快速增長,其中多晶硅、單晶硅、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93.4%、83.4%、52.3%。充電樁產品產量同比增長26.6%,新能源汽車增長24.9%。資源循環產業體系不斷完善,助力綠色發展,7月份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.4%,比上月加快9.3個百分點。
“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降幅連續收窄,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改善有助于企業效益回升,工業產銷銜接水平提升有利于增強企業生產積極性。”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,下階段,工業運行有望保持總體平穩。
關鍵詞:
相關新聞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《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》,確定了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,提出了擴大有效投資、豐富優質供給、穩定外資外貿、強化要素供給、激發企業活力5項主要工作舉措,并配套保障措施?!斗桨浮返陌l布實施將為推動石化化工行業平穩運行、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扎實基礎,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》的實施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,對穩定石化化工行業運行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產生積極影響。 近日,工信部、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《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》(下稱《工作方案》),對今明兩年的行業穩增長工作提出總體要求、工作舉措和保障措施?!豆ぷ鞣桨浮分赋?,通過擴大有效投資、豐富優質供給、穩定外資外貿、加強要素供給等手段,使2023—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平均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5%左右,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(不含油氣開采)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萬億元,乙烯產量超過5000萬噸。 事實上,今年上半年,在產品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等多重因素沖擊下,石化化工行業經營狀況持續承壓。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,《方案》的實施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,對穩定石化化工行業運行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產生積極影響。
統計局:前7個月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39.8億元 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
8月27日,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,1—7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39.8億元,同比下降15.5%,降幅比1—6月份收窄1.3個百分點。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,總體看,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。下一步,要有力實施宏觀政策,著力擴大有效需求,持續提振市場信心,激發經營主體活力,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。
七部門要求:2023-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增速5%左右
“石化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、支柱型產業,經濟總量大、產業關聯度高,關乎工業穩定增長、經濟平穩運行?!薄斗桨浮芬?,2023-2024年,石化化工行業保持平穩增長,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%左右。行業保持平穩增長,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%左右。2024年,石化化工行業(不含油氣開采)主營業務收入達15萬億元,乙烯產量超過5000萬噸,化肥產量(折純量)穩定在5500萬噸左右。
7月22日,“雙碳”目標下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。11位院士專家圍繞“雙碳”目標下石化產業發展趨勢、面臨機遇挑戰、轉型升級方向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,提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路徑與措施,為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、實現“雙碳”目標凝聚廣泛共識,推動石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。